杨浦区“十三五”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课程计划申报表
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 |
六一小学 |
负责人 |
李宇丹 |
联系电话 |
13916350948 |
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非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课程名称 |
借助信息技术,深入研究“问学”课堂 |
课程类别 |
师德与素养类 |
学时数 |
学时 |
申请 学分 |
学分 |
知识与技能类 (市、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10 学时 |
0.5 学分 |
实践与体验类 |
10学时 |
0.5学分 |
实施时间 |
2019年3月—— 2019年6月 |
一、课程概要 |
课程目标 |
1、继续以“上海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为目标,在“智慧校园”的平台上,引导教师深入问学课堂,思考实施方法。 2、以深入“问学课堂”为契机,通过各学科与创智云课堂的整合研究,完善教师教学方式和行为的改变,继续探索部分学科与学校领衔项目“steam”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化创新素养。 3、在运用聪聪徽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学校特色,通过智能化的班级管理系统和聪聪徽章的运行,延续学校特色评价方式,继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4、继续开展“问学课堂”系列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内容、方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个人整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
课程内容 |
1、听专家讲座,进一步学习“信息化背景下的问学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教研组、备课组等不同层面的主题学习,提出适用于自己的整合信息化之道。 2、在“steam科目群”的引领下,结合云课堂技术,各教研(备课)组开展问学课堂教学研讨课、听课、评课等研修活动。 3、在教研组引领下,组织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问学课堂教学研讨、展示。 4、在问学课堂教学研讨中,汇集“问学课堂”优秀展示课的教案与案例资料包,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 5、依托智慧校园,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班级,运用聪聪徽章,对于学生实行有实效、有个性的评价。 |
课程进度(课程类别一列填写师德素养、实践体验或知识技能) |
序号 |
周次 |
研修内容 |
课程类别 |
学时数 |
负责人 |
1 |
2 |
主题讲座:让“问学”变成“学问” |
知识与技能 |
2 |
董敏 |
2 |
3 |
深入问学课堂之教学内容研究: 教研活动——问学课堂与学科特点的融合与实践 |
知识与技能 |
3 |
教研组长 |
3 |
4 |
深入问学课堂之信息化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1):备课组活动——设计一节问学课堂信息化整合教学研究课 |
实践与体验 |
1 |
备课组长 |
4 |
5 |
深入问学课堂之信息化整合课堂教学方法研究(2):教研组活动——数学组问学课堂教学研究课展示及评课 |
实践与体验 |
2 |
备课组长 |
5 |
8 |
深入问学课堂之信息化评价研究:聪聪徽章与电子班牌 |
知识与技能 |
2 |
沈肖鸰 |
6 |
11 |
深入问学课堂之信息化整合课堂教学方式研究(1):教研组活动——语文组问学课堂教学展示 |
实践与体验 |
2 |
教研组长 |
7 |
12 |
深入问学课堂之信息化整合课堂教学方式研究(2):教研组活动——英语组、技能学科组问学课堂教学展示 |
实践与体验 |
2 |
教研组长 |
8 |
13 |
“新慧课堂”:问学课堂之有效课堂探讨 |
知识与技能 |
1 |
李宇丹 |
深入问学课堂之信息化整合课堂教学成果展示(1):问学课堂优秀课校级公开展示活动 |
实践与体验 |
1 |
王健娴 |
9 |
15 |
深入问学课堂之信息化整合课堂教学成果展示(2):问学课堂优秀案例汇编与评选。 |
知识与技能 |
2 |
陈晓菁 |
10 |
17 |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和交流。 |
实践与体验 |
2 |
陈晓菁 |
课程评价办法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做的扎实有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校本考核与评级制度》具体如下: 1、出勤:主题讨论、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每位教师均应按时参加,不能无故缺课,有事必须向负责人请假。否则视为旷课一次。凡旷课三次,均视为培训不合格。 2、培训过程:积极参与专题讨论,评课交流。认真撰写学习笔记、教学反思、听课评课记录。详细为A,一般为B,无记录为C。 3、培训小结:原则上为一学期一次,一般为期末。认真撰写为A,一般为B,无总结为C。 4、凡培训不合格者,取消本年度的评优评先资格。 |
二、区教师进修学院审核 |
是否同意申报 |
同意 □ |
修改 □ |
修改意见 审核人签名: 审核时间: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用于日常校本研修课程计划的申报,主要以知识与技能、实践与体验类课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