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在继续深入贯彻市教委关于《本市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意见》纪要引领下,我们教学管理中心核心目标:聚焦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区域创智课堂核心理念以及本校关于儿童哲学视域下的“问学课堂”的实践研究,逐步构建教学研究体系,树立科学育人观,关注学生综合素养。
六一小学,作为一所集团核心校,本学期教学管理中心将在发展导向引领下,把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到位,把培育教师综合素养放在首位。为此在本学期教学管理中,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
1、基于哲学思辨的儿童哲学视域下的“问学课堂” 实践与研究。推行课堂教学四种思维方式和教学过程六个认识,培育起学生核心素养。
2、基于区域创智课堂引领,继续推进基础性课程与云课堂项目和数字化项目的深度融合,促进课堂技术运用多样化。
3、持续培育具有研修能力的教研组,在语数英学科组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主题式教研活动与教学展示,继续分层(基础、拓展、提高)积累题库量。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运用多个平台,如,将在教研训一体化平台上开展校级、学科组和备课组教学活动;我们也将继续充实现有“六一云平台”题库等等。
4、关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性。在带教工作的推动下,关心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尽早胜任教学环境和所教学科。
5、发挥集团核心校带动作用。我们将开展相关的教学展示以及继续保持一、五年级联合教研等活动,携手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二、工作措施
(一)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
1、备课 — 立足课标,目标适切
1)关注学生思维培养。把关爱式、合作式、创新式、批判式思维方式融入在教学设计各环节之中。根据各学科要求,制定准确、可测性的三维目标,把握单元和课时重点与难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2)研究单元整体设计的框架与内容。各学科的《课标》,各年级《评价指南》、《教学基本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纲领性手册。本学期着重在三至五年级语数英学科实施单元整体设计的研究,从备课着手,研究授课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课前微课制作、研究配套练习题设计(分基础、拓展、提高三套卷子)。
3)在备课检查中,围绕“课堂建设新思路”,同时要求三年以内青年教师每周以手写稿呈现反思内容;评价标准为:A档 修改加反思80% ,B档50% ,C档小于50% 。
2、上课 — 把握目标,流程清晰
1)推行课堂思维新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转变教学过程的六个认识,追求教学流程精细化。
2) 探索信息技术助推下的创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本学期将根据教师的教龄与教学职务,同时整合区域项目,围绕“单元整体设计”主题,开展全学科校内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为此我们将开展94节校内外展示研讨课,各项目教学研讨展示课列表如下: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六一小学示范课安排表 |
序号 |
周次 |
节次 |
姓名 |
学科 |
班级 |
课题 |
备注(单元主题) |
1 |
5 |
周三6 |
谭逸文 |
英语 |
二(4) |
2AM2U1P1 |
|
2 |
7 |
周二2 |
陈菊华 |
语文 |
五(6) |
《松鼠》第一课时 |
习作单元(说明性文章) |
3 |
7 |
周二4 |
苏艺莹 |
英语 |
五(1) |
5AM2U1P3 |
5AM2U1 |
4 |
7 |
周三5 |
施锋 |
体育 |
四4 |
实心球 |
|
5 |
7 |
周四5 |
胡婷婷 |
语文 |
五(4) |
《松鼠》 |
列提纲,分段叙述 |
6 |
8 |
周二6 |
贺贝莉 |
唱游 |
一3 |
《狮王进行曲》 |
好朋友 |
7 |
8 |
周三3 |
姚敏 |
数学 |
五4 |
平均数 |
统计 |
8 |
9 |
周二2 |
陈婷 |
语文 |
一(4) |
《7 z c s》 |
汉语拼音 |
9 |
9 |
周二6 |
袁赛雄 |
美术 |
三4 |
彩色的玻璃纸 |
色彩加工厂 |
10 |
9 |
周三2 |
陈丽婷 |
数学 |
二4 |
统计表 |
统计 |
11 |
10 |
周二5 |
郑玲盈 |
唱游 |
二3 |
在欢乐的节日里 |
欢歌声声 |
12 |
10 |
周二7 |
成晟 |
音乐 |
三4 |
《劳动最光荣》 |
爱劳动 |
13 |
11 |
周二2 |
王晓波 |
语文 |
三(5) |
《灰雀》 |
美好品质 |
14 |
11 |
周二3 |
王玉婷 |
英语 |
三(3) |
3AM3U1P1 |
|
15 |
11 |
周二5 |
沈腾俊 |
体育 |
五3 |
拓展 |
|
16 |
11 |
周二6 |
吴俊 |
体育 |
三3 |
拓展 |
|
17 |
12 |
周四2 |
王铮若 |
信息科技 |
三2 |
《用思维导图软件规划小报内容提纲》 |
主题5-编辑文档 |
18 |
13 |
周二3 |
冯睿苓 |
语文 |
二(1) |
《日月潭》 |
家乡 |
19 |
13 |
周二2 |
李宇丹 |
语文 |
四(1) |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
学习用批注的学习方法 |
20 |
13 |
周二5 |
高晓巍 |
道法 |
二(6) |
我爱家乡山河水 |
我们生活的地方 |
21 |
14 |
周四4 |
顾鹤英 |
数学 |
一(3) |
讲讲算算 三 |
二十以内数及其加减法 |
22 |
14 |
周四4 |
钟湘君 |
英语 |
一(6) |
1AM3U2P1 |
1AM3U2 |
23 |
14 |
周二1 |
朱静 |
语文 |
四(6) |
《陀螺》 |
学习用批注的学习方法 |
24 |
14 |
周二5 |
王逢源 |
科技 |
五3 |
可再生能源 |
第六单元能源 |
25 |
15 |
周二2 |
宋燕 |
语文 |
二(4) |
《葡萄沟》 |
家乡 |
26 |
15 |
周三4 |
杨立烨 |
英语 |
一(3) |
1AM3U3P1 |
|
27 |
15 |
周三7 |
朱莉 |
英语 |
三(1) |
3AM4U1P1 |
3AM4U1 |
28 |
15 |
周四1 |
黄宏 |
英语 |
三(4) |
3AM4U1P2 |
3AM4U1 |
29 |
16 |
周三7 |
刘惠芳 |
道法 |
三(2) |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
30 |
16 |
周四2 |
刘学敏 |
主题教育 |
一5 |
劳动小能手 |
劳动教育 |
31 |
17 |
周四6 |
邵军 |
信息科技 |
三1 |
《了解各种软件用途》 |
主题2-使用图形界面软件 |
32 |
17 |
周二4 |
吕晓静 |
信息科技 |
三4 |
《文件的分类管理》 |
主题4-管理文件 |
33 |
17 |
周一5 |
沈肖鸰 |
校会 |
|
《我是小小光盘侠》 |
|
|
|
|
|
|
|
|
|
|
|
|
|
|
|
|
|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六一小学“聪聪杯”展示课安排表 |
序号 |
周次 |
节次 |
姓名 |
学科 |
班级 |
课题 |
备注(单元主题) |
1 |
4 |
周四1 |
王晴雯 |
数学 |
四4 |
升与毫升1 |
计量单位 |
2 |
4 |
周一1 |
唐恩觉 |
美术 |
四3 |
写生小书包 |
画画立体物 |
3 |
5 |
周三6 |
谭逸文 |
英语 |
二(4) |
2AM2U1P1 |
|
4 |
7 |
周三3 |
曾 妮 |
语文 |
五(1) |
《太阳》第二课时 |
习作单元(说明性文章) |
5 |
7 |
周二4 |
苏艺莹 |
英语 |
五(1) |
5AM2U1P3 |
5AM2U1 |
6 |
7 |
周三3 |
章敏杰 |
科学与技术 |
四3 |
找锈行动 |
第三单元生锈预防秀 |
7 |
8 |
周四2 |
张铭 |
数学 |
三2班 |
《平年与闰年》 |
《时间的初步认识》 |
8 |
8 |
周二5 |
邵静怡 |
音乐 |
四3 |
《我的家园》 |
美丽的农村 |
9 |
9 |
周二2 |
陈婷 |
语文 |
一(4) |
《7 z c s》 |
汉语拼音 |
10 |
9 |
周四1 |
陈珊 |
英语 |
五(5) |
5AM2U3P3 |
|
11 |
9 |
周二5 |
凌步韵 |
美术 |
五3 |
喜庆的暖色 |
有冷暖色的色彩 |
12 |
9 |
周三2 |
孙左婧懿 |
语文 |
一(3) |
《大小多少》 |
识字 |
13 |
11 |
周二3 |
王玉婷 |
英语 |
三(3) |
3AM3U1P1 |
|
14 |
12 |
周二6 |
潘康玮 |
美术 |
一3 |
剪贴的画 |
有趣的形状 |
15 |
12 |
周四2 |
王铮若 |
信息科技 |
三2 |
《用思维导图软件规划小报内容提纲》 |
主题5-编辑文档 |
16 |
13 |
周三1 |
徐婕 |
语文 |
四(3) |
《爬天都峰》 |
学习用批注的学习方法 |
17 |
14 |
周二3 |
顾馨 |
语文 |
二(5) |
《古诗二首》 |
家乡 |
18 |
14 |
周二1 |
陆雯雯 |
数学 |
一(2) |
加减法(一) |
二十以内数及其加减法 |
19 |
14 |
周四1 |
杨毅艺 |
英语 |
二(1) |
2AM3U2P2 |
2AM3U2 |
20 |
14 |
周三7 |
严俊杰 |
道法 |
五4 |
《探访古代文明》 |
多样文明丰富多彩 |
21 |
15 |
周二3 |
胡婷婷 |
语文 |
五(4) |
习作《介绍一个事物》 |
习作单元(说明性文章) |
22 |
15 |
周三1 |
胡佳莹 |
语文 |
五(5)班 |
《父爱之舟》 |
家人 |
23 |
16 |
周三1 |
沈婷婷 |
语文 |
二(3) |
《大禹治水》 |
伟人 |
24 |
17 |
周三2 |
冯睿苓 |
语文 |
二(1) |
《狐狸分奶酪》 |
相处 |
25 |
17 |
周二5 |
孙元丽 |
信息科技 |
三3 |
《分类规则我来定》 |
主题4-管理文件 |
|
|
|
|
|
|
|
|
|
|
|
|
|
|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六一小学“创智云”课堂区级展示课安排表 |
|
|
序号 |
周次 |
节次 |
姓名 |
学科 |
班级 |
课题 |
|
|
1 |
5 |
周日1 |
王晴雯 |
数学 |
四(4)班 |
《吨的认识》 |
|
|
2 |
5 |
周三4 |
王逢源 |
科学与技术 |
五(3)班 |
《祖国医学》 |
|
|
3 |
7 |
周三3 |
曾 妮 |
语文 |
五(1)班 |
《太阳》第二课时 |
|
|
4 |
7 |
周四2 |
张铭 |
数学 |
三(2)班 |
《年、月、日》 |
|
|
5 |
7 |
周二5 |
孙元丽 |
信息科技 |
三(4)班 |
《数字化生存(上)》 |
|
|
6 |
8 |
周四3 |
徐娟 |
数学 |
五(5)班 |
《平均数的计算1》 |
|
|
7 |
8 |
周二5 |
邵静怡 |
音乐 |
四(3)班 |
《我的家园》 |
|
|
8 |
9 |
周二5 |
凌步韵 |
美术 |
五(3)班 |
《喜庆的暖色》 |
|
|
9 |
9 |
周二6 |
袁赛雄 |
美术 |
三(4)班 |
《彩色的玻璃纸》 |
|
|
10 |
9 |
周三2 |
孙左婧懿 |
语文 |
一(3)班 |
《大小多少》 |
|
|
11 |
10 |
周二5 |
郑玲盈 |
唱游 |
二(3)班 |
《在欢乐的节日里》 |
|
|
12 |
10 |
周二6 |
成晟 |
音乐 |
三(4)班 |
《劳动最光荣》 |
|
|
13 |
11 |
周二3 |
王玉婷 |
英语 |
三(3)班 |
《3AM3U1P1》 |
|
|
14 |
11 |
周四4 |
杨毅艺 |
英语 |
三(5)班 |
《3AM3U1P1》 |
|
|
15 |
11 |
周二5 |
沈腾俊 |
体育 |
五(3)班 |
《拓展》 |
|
|
16 |
12 |
周二3 |
沈婷婷 |
语文 |
二(3)班 |
《黄山奇石》 |
|
|
17 |
12 |
周二6 |
潘康玮 |
美术 |
一(3)班 |
《剪贴的画》 |
|
|
18 |
12 |
周四2 |
王铮若 |
信息科技 |
三(2)班 |
《用思维导图软件规划小报内容提纲》 |
|
|
19 |
13 |
周二3 |
冯睿苓 |
语文 |
二(1)班 |
《日月潭》 |
|
|
20 |
13 |
周三6 |
谭逸文 |
英语 |
二(4)班 |
《2AM3U2P1》 |
|
|
21 |
13 |
周三1 |
徐婕 |
语文 |
四(3)班 |
《爬天都峰》 |
|
|
22 |
14 |
周二3 |
顾馨 |
语文 |
二(5)班 |
《古诗二首》 |
|
|
23 |
14 |
周四4 |
顾鹤英 |
数学 |
一(3)班 |
《讲讲算算 三》 |
|
|
24 |
14 |
周三6 |
陈珊 |
英语 |
五(5)班 |
《5AM3U3P3》 |
|
|
25 |
14 |
周二1 |
朱静 |
语文 |
四(6)班 |
《陀螺》 |
|
|
26 |
14 |
周三7 |
严俊杰 |
道法 |
五(4)班 |
《探访古代文明》 |
|
|
27 |
15 |
周二3 |
胡婷婷 |
语文 |
五(4)班 |
习作《介绍一个事物》 |
|
|
28 |
15 |
周三1 |
胡佳莹 |
语文 |
五(5)班 |
《父爱之舟》 |
|
|
29 |
15 |
周四4 |
陆雯雯 |
数学 |
一(2)班 |
《加进来 减出去》 |
|
|
30 |
15 |
周三4 |
曹敏 |
数学 |
一(6)班 |
《数墙》 |
|
|
31 |
15 |
周四3 |
陈婷 |
语文 |
一(4)班 |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
|
|
32 |
16 |
周二5 |
章敏杰 |
科学与技术 |
四(6)班 |
《设计与表达》 |
|
|
33 |
17 |
周二3 |
苏艺莹 |
英语 |
五(4)班 |
《5AM4U3P2》 |
|
|
34 |
17 |
周二5 |
孙元丽 |
信息科技 |
三(3)班 |
《分类规则我来定》 |
|
|
35 |
17 |
周二4 |
吕晓静 |
信息科技 |
三(4)班 |
《文件的分类管理》 |
|
|
备注:以上公开课在四楼小剧场或美术室上课。 |
|
|
|
|
|
|
|
|
|
|
|
|
3)运用多个平台,开展功能化教学过程记载,运用教研训一体化平台、智慧校园平台、云校通、六一云盘等开展教学活动和资料积累。
4)培育思维新认知。注重培养各年级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激活思维新认知等高阶思维能力。
5)关注师生关系。处理好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角色关系,创设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
3、作业——落实目标,减负增效
继续实施“零起点,无作业,等地制”的改革模式,杜绝任何无官方学科App软件推荐,教辅材料入课堂或用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本学期,我们将在语数英学科的各年级段推荐由市教委和区教育局认定的软件“晓黑板”软件,辅助各学科课外作业,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具体要求有:
1) 一、二年级在无“书面作业、无书面考查、无排名、无分数评价”的基础上把好教学观、守好质量关、组织好期末的情景化考核;同时也注重学生作业格式的规范,字迹的端正,提倡在课堂中完成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训练要求,低年级的孩子们腾出充裕的课余时间,发展自身兴趣爱好,健康成长。
2) 三至五年级留适量的回家作业。各科作业特别是语文、数学、语作业互协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作业以适应或减轻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监控各类练习卷的印制数,遏制无效练习,语数英各年级练习卷由备课组长负责审核,让学生练习课内外作业“少而精”。
4、考核——依托目标,评价适切
1)根据市教委关于“等第制评价实施意见”中的相关信息,落实我校《学生手册评价修订细则》流程管理,同时结合“聪聪徽章”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等过程性评价的校本化实施。
2)语数英学科日常考核由备课组长统一安排,试卷的命题按今年市教委关于基于课程标准“等第制评价实施意见”中所涉及的版块来命题。
3)学生日常评价与期末评价的记录均将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学校“智慧校园”平台上,将等第制评价数据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业状况、习惯培养、能力拓展等方面开展及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体性评价等模式相伴随,观测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每学期将委托思来氏公司对三至五年级学生学习综合素养开展评估。
5、辅导 —— 围绕目标,人文关怀
1)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各任课教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制定切实可行,有针对性措施的学困生转化计划,记录和总结。
2)加强家校联系和信息互通,与家长携手,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和兴趣。
3)安排好随班就读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案例撰写工作,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督导。
(二)教研组建设,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关注教师教学成长
教研组建设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1、落实分级管理机制,促进组长责任担当
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各级组长的核心作用,采用大组长、备课组长分级管理制,协调学校和教学管理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部署,落实流程管理中各项检查工作。教师15节/学期,听课与评课记录齐全。
2、务实校本教研活动,明确教学流程
a) 落实三维目标,开展单元整体设计
各学科备课组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备课组活动,同时要加强学习《基
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上海市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和《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纲领性册子。各学科组有计划地开展单元整体设计实践研究,在各教研组进一步明确具有共识的教学流程:

b) 落实教学活动与项目研究相结合
在活动开展中发挥老中青教师的教学研究之长,使课堂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思维新认知。
3、关注教师梯队建设,满足不同层面教师的发展需求
培养年轻教师做项目的积极参与者,我们将从培训信息技术着手,学习平台功能的运用;同时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将以备课组为单位,为年轻教师上好示范课,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基础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着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在学科大组的带领下,学校将学到的学科内容通过学生喜爱的活动延伸,将开展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学科周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科的兴趣,营造学校整体文化氛围。
六一小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主题活动月安排一览表
科 目 |
类 别 |
主 题 |
参与 年级 |
时 间 |
名 称 |
|
|
|
学 科 类 |
学科主题活动 |
思维创造主题月 |
1-5 |
9月 |
快乐数学,思维空间 |
|
语言文字主题月 |
1-5 |
10月 |
语出少年心声·文自万卷书香 |
|
英语活动主题月 |
1-5 |
11月 |
Travel in China 系列活动 |
|
体育活动主题月 |
1-5 |
12月 |
我运动,我健康 |
|
2、继续有序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本学期将开设30个兴趣组,在疫情防控阶段,我们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项活动,调节学生心绪,发展兴趣,增长才能。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做好学生的学籍工作,特殊学生跟踪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名册、学生手册等有关学籍管理手册的填写管理。
2、联合学校科研和德育部门工作,使教学工作紧紧结合,让教师学会研中学,
学中研。
三、工作保障
1、每周五开展周工作汇报、周工作布置和问题解决。
2、教学管理中心不定时地开展工作沟通与协调。
3、教学管理中心召开各级组长会议2次/学期,不定期召开大组长会议。
六一教导管理中心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