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立足我校教学工作实际,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以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为主渠道,以解决课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引领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实施课程标准的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模式,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以“创智课堂”研究为先导,以“问学课堂”为抓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评比活动。
2、继续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关注过程,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重视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
4、加强质量监控,加强日常教学常规监控,尤其监控好随堂课以及月质量监控等日常常规工作,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5、继续落实“零起点、等第制”的要求,认真做好一、二年级家长开放日的组织活动。
6、继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注重发挥名师带动辐射能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采取措施促进新进教师快速成长,挑起学校学科教学的重任。
三、工作措施
(一)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优化备课。
(1)继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好集体备课活动,以“问学课堂”的实施为重点,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2)个人备课必须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设计辅导。力争做到目标有效、环节有效、活动有效、指导有效、训练有效。每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教研组活动中及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学期期末形成案例。
2、优化课堂教学。
(1)深化课改理念,强化校本培训。通过听报告、集体学习、自学、外出学习、骨干教师做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树立全新理念,融入实践。
(2)紧紧围绕区域的“创智课堂”研究和学校的“问学课堂”研究,开展校内研讨活动,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征集相关案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学校行政继续深入课堂随堂听课。行政进行随堂听课并撰写评课意见。教研组教师要做到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在本学科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听课,认真作好记录并开展评课。
(4)紧密围绕备课组的课题研究进行教学研讨,在此基础上每人上好一堂组内研讨课(第18周前完成),教研组成员必须到位,共同参与。课后必须进行评课,且有记录。本学期教师的教研课要做好录像,评课时,结合录像进行细致点评。
3、 优化作业布置批改。
抓好学生作业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老师作业布置精当适量, 注重分层,布置的作业自己先做。书写格式要求统一、规范,保持清洁和齐全。教师批改及时、认真。学生作业有错要及时批改,字迹端正。各科作业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作业要协调好。
4、优化学生转化 。
各任课教师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档案。针对本学期转入学生比较多,每位主课教师开学初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困生转化计划,计划要有针对性的措施、记录和总结。学科教师加强所负责的学困生家长的联系,与家长携手,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5、优化教学质量。
⑴、重视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师根据单元重难点及学生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以教研活动为时间,由组员轮流进行每单元一次的试卷分析,并以书面形式记录在备课组活动记录中。
⑵、继续做好校长室、教导处对各学科的质量监控工作,并不断加以完善,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认真组织质量监控常规工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及个人教学水平。开展年段教学质量捆绑式的评估,既重视个体竞争又加强合作、沟通与协调,以团体的智慧促进个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切实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抓好教研组建设,务实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研一体化。
1、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保证每周至少一小时的教研活动时间。每次教研组活动应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基本要求”下,加强基于标准的评价及绿色指标导向研究,开展基于标准的学科“双向细目表”的研究与实践。
2、继续落实“零起点、等第制“的要求,牢牢守住“四无”底线,一年级在“五书面作业、无书面考查、无排名、无分数评价”的基础上把好教学观、守好质量关、组织好情景化考核关,让学生学习愉快,愉快学习。
3、加强教师间的课堂教学交流,开展组内、校内听课、评课活动。要求记录齐全(一学期15篇),期末上交记录本。
4、教研组长认真参加每一次组长会议,做好记录,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组长的核心作用,营造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
5、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学期的“聪聪杯”教学比赛,我们将推出青年教师专场,在集体共同备课、共同研讨的氛围中,做到相互切磋、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 从学生的需要入手,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以兴趣小组为着眼点,发展兴趣特长。本学期,学校继续利用课余时间成立多个兴趣小组,安排固定时间,由专职或兼职教师任指导教师。
2、加强课外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教师应倡导“品读经典”的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学生应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养成读书好习惯。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做好学生的学籍工作,做好学生名册、学生手册等有关学籍管理表册的填写管理,安排好随班就读学生的资料搜集工作。
2、配合学校科研部门工作,使之与教学工作紧紧结合,真正做到向科研要质量。
3、做好“班班有书声”、“小荷杯”、“聪聪杯”等比赛的参赛工作。
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工作行事历
周次
| 主要工作安排
| 备注
|
| 第一周
9.1-9.2
| 1、学生书本的发放。
2、布置新学期工作。
3、教师上交假期作业。
|
|
| 第二周
9.7-9.11
| 1、制订教导处工作计划。
2、兴趣小组调整工作。
3、教师节活动。
4、一年级、五年级学生拍照;一、五年级学籍信息修改。
|
|
| 第三周
9.14-9.18
| 1、召开各级组长会议,布置本学期工作。
2、家长会。
3、各教研组制订本学期工作计划。
4、“聪聪杯”教学活动的宣传和启动。
5、一、二年级上报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
6、各级组长会议。
|
|
| 第四周
9.21-9.25
| 1、检查各教研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2、“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课活动的启动。
3、备课检查。
4、“班班有书声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决赛。
|
|
| 第五周
9.28-10.2
| 1、三-五年级质量监控。
2、各级组长会议。
|
|
| 第六周
10.5-10.9
| 1、随堂课听课开始。
2、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暂定)
|
|
| 第七周 10.12-10.16
| 1、体育学科周启动。
2、各级组长会议。
5、第二次作业检查。
|
|
| 第八周10.19-10.23
| 1、数学学科周启动
2、“聪聪杯”教学比赛。
3、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暂定)
|
|
| 第九周10.26-10.30
| 1、一年级家长开放日。
2、“小荷杯”教学比赛准备。
3、各级组长会议。
|
|
| 第十周
11.2-11.6
| 1、三-五年级月质量监控。
2、“聪聪杯”教学比赛启动。
|
|
| 第十一周
11.9-11.12
| 1、“聪聪杯”教学比赛开展。
2、第一次发放学生成长记录册。
3、各级组长会议。
|
|
| 第十二周11.16-11.20
| 1、“小荷杯”教学比赛展示。
2、“聪聪杯”教学比赛开展。
|
|
| 第十三周11.23-11.27
| 1、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2、各级组长会议。
|
|
| 第十四周11.30-12.4
| 1、“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课活动。
2、新教师汇报课。
|
|
| 第十五周
12.7-12.11
| 1、三-五年级质量监控。
2、各级组长会议。
|
|
| 第十六周12.14-12.18
| 1、英语学科周活动启动。
2、组织教师开展“品读经典”的基本功大练兵。
3、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暂定)
|
|
| 第十七周12.21-12.25
| 1、第二次备课检查。
2、技能学科完成期末考查工作。
|
|
| 第十八周
12.28-1.1
| 1、第二次作业检查。
2、兴趣组期末展示。
|
|
| 第十九周
1.4-1.8
| 1、语数外学科交复习计划。
2、技能学科完成期末考查工作。
|
|
| 第二十周
1.11-1.15
| 1、各学科期末考试。
2、各个组完成总结。
|
|
| 第二十一周
1.18-1.20
| 1、第二次发放学生成长记录册。
2、学生电子信息更新。
|
|
| | | | | | | | | | | | |
2015.9
教导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