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六一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一定是着力于: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标杆培育校“光环”下,为每一个学生未来奠基,面向人人的。
二、工作目标
(一)推进教学方式改革
(二)提升作业创编能力
三、工作推进
(一)建立教学过程转变的六个认识
1.激发情感;
2.价值引导;
3.知识技能;
4.思维方式;
5.学习品质;
6.元认知学习策略。
(二)积极营造“基于哲学思辨的智慧问学课堂”
1.是具有“回应式、成长性思维模式”的课堂。师生都能坚信自己通过学习就能够获得进步与成长;
2.是“因材施教”的课堂:即教师回应学生需求的方式,这样每个学生在合适的水平都能接受挑战。
3.当孩子走进教室、开启学习的过程,应该尊重并对其需求有所回应。
4.一个对自己持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教师会成为学生的榜样。
(三)教学改革以“基于哲学思辨的问学课堂”为抓手

(四)课堂建设思路(核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考究落地
(1)从备课开始(页眉等处可以文字说明)
(2)实证(勤写案例)(各种形式的证明材料)
(3)反思(点滴积累)
2.重点突出
(1)全面关注(了解实践四种思维方式、规准)
(2)重点研究(纳入教研组、备课组计划)
3.建立自信
(1)安全(课堂环境建设很要紧)
(2)质疑(相信质疑是一种学习的机会)
(3)理性(科学实证意识、绝不纵容情绪化)
(4)包容(有自我要求才会建立自信)
4.学会提问
(1)学一点逻辑
(2)像哲学家那样思考
5.力求精细
(1)建立具有共识的教学流程

(2)技术应用
数字教材系统的应用;创智云课堂系统的应用;作业跟踪系统的应用;数字校园系统的应用;等等...
(3)作业创编
(4)项目学习
6.强调规则
(1)完善并落实课程计划
(2)文化——师生必须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3)制度——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制度文化转型)
(五)重要强调
在上海市教育信息技术标杆培育校的“光环”下的一个空间、二个平台、三个支撑;
这学期三件事:
1.教研训一体化平台试运行;
2.数据中心建设(学校“云”);
3.聪聪徽章应用制度化建设。